经过五年的努力,白洋淀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2022年,白洋淀水体范围增长了12%,生态补水达到9.33亿立方米,野生鸟类增加至252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6种,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落户”,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郊野公园、悦容公园、金湖公园均已建成运营,雄安新区主要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污染防治和“无废城市”全面推行,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城淀相望、城绿相融、城水相依的城市空间逐步构建显现,昔日的“华北明珠”重放光彩。
通过百度地图大数据和遥感卫星影像分析,2022年新区建设面积比2021年增加了58.1%,城市建设成型、路网密度提级、城市功能完善,规划蓝图正变现实。雄安新区的对外骨干路网体系、内部骨干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京津雄“1 小时交通圈”基本打通,启动区内部骨干路网已全部具备通车条件。 容东片区建设基本完成,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已进入稳定开发期。城市功能与城市活力逐步显现,政府机构和交通设施类POI增长达到50%以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类功能区域增长最为显著,达13.3%。启动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起步区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开展建设。
雄安新区便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人口吸引力实现跃升,且对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吸引力相对较强。2022年雄安新区安置房回迁工作分批进行,人口密度变化显著,容东片区人口密度已经接近容城县城水平。学校、医院、超市、公园、养老驿站等配套设施齐全,“15 分钟生活圈”成为社区标配,多个公园集中投运,展现雄安新区绿色现代化社区新形象。回迁居民安居乐业,消费意愿强烈,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追求,展现了新区的生机与活力。
五年来,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年来,承接疏解企业体量提级,央企总部承接疏解加速,承接首批产业集群式入驻大型央企集团,高校、医院疏解落地正加速推进;承接疏解载体水平提高,“三校一院”项目已交付过半,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已开工建设;承接疏解服务能力提升,设立疏解服务专班,深化“企业开办2.0版改 革”,开通项目落地“一条龙”绿色通道。




















本文档共70页,请下载完整版阅读。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内容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或个人)所有,由小编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