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产业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起源后开始蓬勃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了从美国到日本,从日本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及再到中国大陆的三次产业区域转移。在此过程中,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从IDM到Fabless,纯晶圆代工模式出现。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下游历经多轮增长周期,从1976年的约29亿美元成长202倍到2022年的5832亿美元,下游已经渗入到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汽车、工业等多个应用领域,成为信息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基石。
全球半导体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快速增长的成长行业转变为渐进式增长的成熟行业,成长性逐渐变弱,周期性不断增强。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企业成长速度放缓但盈利能力变强。周期性方面,我们从 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维度进行拆解:(1)在长期维度上,全球半导体产业主要受 技术迭代因素影响,呈现出约10年左右的产品周期,宏观经济波动对这一特征进行加强;(2)在中期维度上,全球半导体产业主要受企业资本开支驱动,表现出约3至4年的产能周期;(3)在短期维度上,半导体销售市场短期供需错配导致企业库存波动,呈现出约3至6个季度的库存周期。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大核心环节,和基础技术研发、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三大支撑环节,以及多种下游应用领域。在价值量分布上,呈现出“设计>晶圆制造>设备>封测>材料”的特征。在区域分布上,主要与各区域生产要素优势类型有关:(1)设计、设备等研发密集型环节,主要由美国、欧洲等区域主导;(2)材料和晶圆制造等资本开支密集型环节,主要由欧美以外地区主导;(3)封装测试等资本开支和劳动力密集型环节,主要由中国大陆主导。




















本文档共70页,请下载完整版阅读。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内容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或个人)所有,由小编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