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本质上,数字化转型与过去几十年已然发生的全球自动化、信息化浪潮一脉相承,核心都是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带来生产力的***大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从行业和企业实践的角度,当前阶段的数字化相比于过去30年的信息化又有一个显著的新特征,即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全面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变革创新范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智能化生产经营,达到效率提升、价值增长与敏捷响应的目标。一般而言,广义的数字化转型包含了业界所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部内容,而由于我国各行业和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多样性,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有追求智能化发展的更高目标,也涵盖了完成自动化信息化补课的基本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预见,各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更为清晰,现有业务优化提升和新模式探索变革两大方向将并行探索,并可能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生产方式向高效、精准、智能、柔性、协同转变。二是业务形态由传统产品向智能产品+智能服务转变。三是企业的组织方式由基于供应链、价值链向网络化、平台化组织转变。四是商业模式由直接售卖产品、服务向成果经济转变。五是创新范式向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范式转变。六是技术架构向平台化、分布式、高敏捷形态转变。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复杂的系统性变革,涉及企业的战略愿景、业务运营、数字底座和组织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变革,不会一蹴而就,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化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从已开展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困扰企业转型的问题挑战:一是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的短期作用不够直接和显性化,导致企业探索和投入意愿不足。二是推进战略和转型路径不清晰,放眼转型所涉及的数字底座、业务经营、运营管理等方面,企业难以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三是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组织文化的创新和变革存在挑战。
因此,对行业和企业而言,要把握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是如何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从而准确制定战略、把握方向并找准切入点。无疑,每个行业和每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不一样,千企千策是基本形态。而在高度差异化的行业特征和企业需求背后,仍然是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共性方法论和认识论,从而为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的设计框架和实施方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自身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推进实践,与联想共同开展研究合作,总结企业实践,梳理凝聚行业共识,联合撰写了本报告,提出“企业智能化转型框架”和“企业智能化成熟度模型”,以期从转型价值成效、智能化转型战略、智能业务运营、数字底座建设、组织文化变革等维度,总结和梳理我国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之貌,为广大企业实施转型工作提供启发和参考。
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国家高端专业智库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定位,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持续深化与各界合作,携手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为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






























本文档共72页,请下载完整版阅读。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内容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或个人)所有,由小编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